来源:中国东坡文化网
欣闻东坡先生第三十二世孙循堂(笔名“苏斌”,系当代知名诗人)创办的《中国东坡文化网》已在国家工信部注册成功,拟订于今年本月解析上线,不禁想提笔为之撰写一篇贺词。
我在上小学时,就背诵过东坡先生的千古名句“明月几时回,把酒问青天”。直到长大成人之后,我会时常因东坡先生的千古名句“大江东去浪淘尽”而感到心潮澎湃,我也经常会在自己心情不佳时,吟诵东坡先生的千古名句“十年生死两茫茫,不思量,自难忘”。而在人生的某一个节点,我更会学习东坡先生并努力做到拥有“一蓑烟雨任平生”的豁达通透。
“其于人,见善称之,如恐不及;见不善斥之,如恐不尽;见义勇于敢为,而不顾其害。用此数困于世,然终不以为恨。”这是东坡先生的嫡亲胞弟苏辙在《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》对于兄长的评价。我觉得,每一项都会让自己无地自容。因为,我几乎每一项都完全做不到。赞美别人,就怕不够多;疾恶如仇,就怕不彻底;见义勇为,虽有千万人慷慨敢作敢为而往之,却不考虑后果;哪怕由于所作所为在政坛失意与人生坎坷,依然不以为意,不改自己的真性情……所有这些,恐怕天下没有几个人能够做到。当下的社会,我们圆滑世故,不称人善,不斥人恶,不敢见义勇为,稍遇挫折,立马蜷缩起来保护自己……我们实在太需要东坡先生的真性情来给自己一点点勇气。
无论彼时此刻拥有哪种心情思绪,只要品读东坡先生那些符合情绪的流芳千古诗文,就能敬畏他是一位至真、至情、至性的千古诗人,而平凡之人的感情不可能有超越他的情感范畴。而在研读过林语堂先生的《苏东坡传》之后,不由得心中再次慨叹:人生居然可以这样,如此不受天地束缚!如此至真至情至性!不知是谁说过:“我们都热愛上那个我们不可能成为的伟人”。我想,这一形容是比较恰当的。
“苏东坡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、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、一个百姓的朋友、一个大文豪、大书法家、创新的画家、造酒试验家、一个工程师、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、一位瑜伽修行者佛教徒、巨儒政治家、一个皇帝的秘书、酒仙、厚道的法官、一位在政治上专唱反调的人。一个月夜徘徊者、一个诗人……”(林语堂语)。率性而为,不受束缚,遨游于天地间,应当也可以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最高理想。可是,我们却都做不到,“寄蜉蝣于天地,渺沧海之一粟”,而东坡先生却完全做到了。他看到人生短暂,也想追求长生不死。然而,在“哀吾生之须臾”的同时,他自己尽量发挥自己的全部能量,活出了数千年来最精彩的人生。
为政方面,东坡先生为官四十多年,几度任用,几度贬谪,颇多坎坷,但无论显达与贫穷、顺境与逆境,其勤政愛民的为官志向始终不变。为政地方,体察百姓疾苦,提前谋划应对灾害;知杭州,筑苏堤,亲率医师分坊治病。在徐州,防洪水,建黄楼。在黄州、海南,他都力所能及为百姓办事,多次上疏请求减免平民老百姓“青苗法”的借贷。
诗词歌赋,东坡先生是全才。在散文方面,他与欧阳修被并称为“欧苏”;在诗歌方面,他凭一己之力使宋诗并不输于盛唐;在词作方面,他的“豪放派”直接构筑了宋词的半壁江山。
书法绘画,东坡先生无所不能。在书法方面,他被尊位“宋四家”之首,就连仁宗、神宗都喜愛他的字;绘画方面,他是中国文人画作的开创者之一。
生活情趣,东坡先生无论黔首、道士、和尚皆可为友,坦诚相交。美食方面,他洒脱自在,“东坡肉”流传至今。他愛酒,愛开玩笑,自己种地、盖房子,愛兄弟、愛妻子,把自己全部的精力揉入到简朴的生活当中。不论困苦与显达,总能自得其乐。
东坡先生就是这样一位伟人,终其一生也决不改变自己的真性情,从来到这个世界到离开这个世界,一直都按照自己心目中的理想方式活着,无论是做官,还是做人,或者是享受生活,在天地之间,没有什么东西能够束缚他的自由,不管历经多少坎坷和磨难,为了自己,为了身边的亲人,为了黎民百姓,过好自己的人生,活出自己的精彩,实在应当成为我们人生的楷模!
但愿我们每个有良知的中国人都能够拥有苏东坡先生一样豁达、真性情、自由快乐的一生,不断努力传承、弘扬并光大“东坡文化”。
日算锱铢夜算棉,学术探讨人世间。
东坡文化争攀处,几个真修成坡仙?
———中国上海自贸区国际文化经济研究所专家委员会副主任 崔小平
2025年6月16日
东坡风公众号
品读苏文化公众号
世界苏姓文化荟萃公众号